close

 

韮菜,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像地瓜葉那麼不起眼,其實探究其功效,又讓人驚異不已!

韮菜,是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,又名「長生韮」、「懶人草」、「壯陽草」等。古時韮菜不但做為祭祀的供品,也是主人宴客時美味的盤飧,足見韮菜為珍饈。

依衛生署「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」顯示,每一百公克韮菜,含百分之九十二水分、少量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;其中胡蘿蔔素、維生素B2含量高於蔥、蒜及油菜、青江菜等葉菜,在維持正常視覺、上皮黏膜細胞完整及預防口角炎上有幫助。

據了解,韮菜屬低鈉(四毫克)、高鉀(三百六十毫克)蔬菜,可幫助血壓控制。另外,其富含的纖維質(每一百公克含二.四公克膳食纖維),除了刺激腸道蠕動,減少糞便中的有毒物、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,預防便秘、憩室炎、痔瘡發生外,更可與體內膽酸、膽鹽結合並排出體外,增加膽固醇利用率,進而降低血脂肪及血膽固醇,減少文明病發生機率。

「本草綱目」記載:「韮葉熱根溫,功用相同,生則辛而散血,熟則甘而補中,乃肝之菜也。」韮菜食用後可增加血液循環,對肝臟功能有益。因為春天氣候冷暖不一,需保養陽氣,而韮菜性屬溫,最宜人體陽氣。

中醫藥典也指出,韮菜具有溫中下氣、補腎益陽等功效,是植物性的「威而鋼」,可增強性能力、治腰腿萎弱無力、盜汗、宮寒不孕、尿頻等腎虛之證。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,韮菜葉的揮發油中含硫化物與揮發性精油,具有興奮、加速新陳代謝、抑制細菌的作用。但韮菜多食易上火,因此陰虛火旺、食後會脹氣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oumama 的頭像
    choumama

    周媽媽元寶舖。健康生活資訊分享

    chou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